(圖/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)
臺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已經舉辦12年,展示了學生們對生活、環境及社會問題的深刻關懷。今年,市府教育局於3月26日至5月4日,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B1兒童知識性讀物區展出來自14所學校的27件優秀作品,吸引了不少市民與學界人士前來觀賞。
市長黃偉哲表示,這項競賽的價值在於讓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,主動探索問題並解決,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,也有助於未來的學習與競爭力發展。他期待透過這次展覽,能激發更多人對教育創新的關注,並且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這樣的學術交流當中。
教育局局長鄭新輝也指出,今年的獲獎作品將創新思維與時事議題結合,研究內容條理分明且加入實地考察與訪談,充分展現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批判性思維。為了促進學校間的學術交流,得獎學校師生將作品設計為海報,並首次於市圖新總館公開展示。
求才令
獨立研究主題深刻 生活化問題引發關注
在本次展出中,和順國中的張右勳及葉又瑀同學以「『藝』起看看我的『加』鄉—談直加弄圳的藝術共創與再生」為題,探討家鄉水資源的議題,並榮獲國中組人文社會科學類第一名。指導教師杜俊興校長表示,這樣的研究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,並深入探討如何結合藝術和環保議題。
建興國中資優班的李書宇、陳英真及郭恩淇,與後甲國中的鍾昀璋、林理業及郭丞于同學,分別以「化學溶液的光譜樂章」和「蟲型仿生獸的華麗轉身」為題,獲得國中組數學自然科學類的最高榮譽。兩組作品都在探索科學與創新領域中展現出色的表現。
在國小組中,麻豆國小的王泰磬、葉睿珊及蔡沛融以「『盤』算『味』來,午餐新『煮』意」研究,探討如何提升學生對營養午餐的喜愛度,獲得國小組人文社會科學類第一名,並且反映了學校對食材與學生飲食習慣的關注。
(圖/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)
多元作品受評審肯定 展覽吸引各界關注
其他作品如興國高中的火車博愛座調查、西港國中的芝麻手工餅乾研究、新化國小的廟宇文化美食繪本創作,以及學甲國小的「7-11預言」等,都深受評審青睞,並引發觀展者的高度關注。
此次展覽分為兩階段:國小組展覽期間為3月26日至4月13日,國中組則為4月16日至5月4日。歡迎各校師生與家長踴躍前來參觀,感受學生們獨立研究的成果,並一起支持學術創新。
買賣房屋第一品牌
找房趣House91
澎湖新聞網
(文/ 彭明輝)
回覆
刪除回覆精彩投票

最愛的澎湖景點
即時新聞
訂閱我們
給您最新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