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/ Google Map)
臺灣老字號輪胎製造商泰豐輪胎近日宣布關閉桃園觀音廠,並啟動資產處分計畫,預計總交易金額不低於新臺幣68億元。此舉被視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、尤其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後,對臺灣中大型製造業者帶來深遠衝擊的又一案例。
WEAREGO
泰豐輪胎創立逾70年,曾為臺灣輪胎出口重要品牌,旗下自有品牌「飛德勒」行銷全球逾百國,並與日本企業長期技術合作。然而,自2021年起,美國政府針對包含臺灣在內的亞洲輪胎輸美產品加徵對等關稅,泰豐遭課稅率高達84.75%,大幅壓縮利潤空間。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儘管觀音廠為2017年投資興建的現代化產線,但在評估持續營運將不具經濟效益後,泰豐於今年2月暫停生產,並於5月13日對外公布永久停產決策。該廠未來產能將由東南亞合作代工廠補足,強化營運彈性。
資產處分部分,泰豐將出售觀音廠土地、廠房及設備,土地總值初估達68億元,設備則按市價出售。公司強調,此舉旨在改善財務體質、增加現金流並降低營運風險,同時不排除未來在海外擴張投資版圖。
(圖/ 路透社)
產業專家指出,臺灣出口導向製造業長期仰賴美國市場,一旦遭遇高關稅政策,極易動搖營運根基。隨著川普主張回歸「對等關稅」的政策再起,許多中型製造業者不得不加速海外布局,或藉由資產活化因應轉型壓力。
此外,政府是否能適時提供策略性產業輔導、降低廠商外移意願,將成為下一階段維持製造根留臺灣的重要課題。
GAMA 翠光 元宇宙 頂極超強隔熱膜
澎湖新聞網
(文/ 彭明輝)
回覆
刪除回覆精彩投票

最愛的澎湖景點
0%
20%
0%
20%
0%
60%
即時新聞
訂閱我們
給您最新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