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汽車大廠本田(Honda Motor)近日下調2026財年盈利預測,並宣佈暫停在加拿大建立電動車(EV)供應鏈的計劃,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的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,以及全球電動車需求放緩。


本田電動車 - 翻拍自官網

關鍵重點

1. 本田下調盈利預測 關稅衝擊嚴重

  • 本田預測,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,營業利潤將下降59%,僅達5000億日元(約38億美元),遠低於上一財年的1.21兆日元

  • 公司表示,各國關稅政策將對2026財年營業利潤造成6500億日元(約49億美元)的衝擊,其中3000億日元來自約55萬輛進口車的影響。

  • 本田計劃透過調整供應鏈等方式,抵消約2000億日元(約15億美元)的關稅影響,但仍難以完全彌補損失。

2. 加拿大EV供應鏈計劃暫停2年

  • 本田原定於2024年4月宣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資建立電動車供應鏈,包括電池生產與組裝廠,但現在決定推遲約2年

  • 官方解釋稱,此決定與電動車市場需求放緩有關,但業界認為,川普可能重返白宮並提高關稅,才是主因之一。

3. 中國電動車競爭加劇 日系車廠尋求合作

  • 除了關稅問題,本田等傳統車廠還面臨中國電動車品牌的激烈競爭,例如比亞迪(BYD)、蔚來(NIO)等公司憑藉低價與技術優勢快速擴張。

  • 本田曾與日產(Nissan)討論合併,但談判於2025年2月破裂,目前雙方僅維持技術合作協議。

  • 本田CEO三部敏宏(Toshihiro Mibe)表示:「儘管汽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,但我們仍將透過戰略合作尋找新的成長方向。」


市場影響與未來展望

  • 加拿大電動車野心受挫:安大略省原本希望吸引本田投資,成為北美電動車中心,但現在計劃延後,可能影響當地就業與經濟。

  • 日系車廠調整策略:豐田(Toyota)、日產等也可能重新評估在北美和中國的投資,以避免關稅風險。

 

回覆

刪除回覆

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。

關注我們

精彩投票

vote-image

最愛的澎湖景點

0%
20%
0%
20%
0%
60%

分類

Please Accept Cookies for Better Performa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