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康中心/綜合報導
現代人眼睛過勞的問題日益明顯,尤其不少30、40歲族群開始提早出現視力模糊、看近困難的狀況,你以為只是「老花」提早報到,其實背後可能隱含的是眼睛老化的深層病變─白內障。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林宏洲醫師表示,由於人體水晶體的「使用年限」大約為40年,因此多數人進入40歲之後,會明顯感受到視力的變化,也意味著老花與白內障病變可能同步啟動。
老花眼的成因在於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去彈性,加上睫狀肌調節能力退化,使眼睛無法有效聚焦近距離物體。林宏洲醫師指出,過去許多患者選擇延後白內障手術,是因為當時手術技術還未成熟,會等水晶體「熟一點」才手術;但現今技術已大幅進步,採用微創技術、切口小、傷口癒合快,愈早處理也愈能讓眼睛恢復明亮。
多焦點眼鏡常疲勞、生活不便利
林宏洲醫師說明,在老花眼的處理上,過去民眾多是使用多焦點眼鏡,但使用多焦點由於必須主動尋找焦點,在眼睛需要一直調整的狀態下,不少人往往都有眼疲勞、頭暈問題。
對想一勞永逸改善視力的人來說,林宏洲醫師認為置換人工水晶體已經成為趨勢,特別是三焦點的水晶體,由於可將光線分散至遠、中、近三個距離的焦點,因此無論是開車看遠方、辦公看電腦,還是閱讀手機訊息,都能應付自如,減少額外配戴眼鏡,也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。
除了矯正老花眼,林宏洲醫師說明,這類人工水晶體還能同時矯正白內障、近視與部分散光,對於已有近視且視力需求高的中壯年族群而言,不只是恢復視力,更是生活升級的選擇,患者都可依個人用眼需求及生活型態與醫師充分討論,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類型。
三焦點人工水晶體:因應遠中近需求
林宏洲醫師門診就有一名68歲女士,不僅持續有活力在工作,更會自己開車到處遊玩,4年前就診時是因為開車開始覺得視線模糊,且檢查後發現近視度數快速加深,用電腦也受到影響,就診發現是白內障導致。一開始知道要手術心情很緊張,結果開完一眼置換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後,發現眼睛為之一亮,不到1週便希望也能開另一隻,恢復後回饋不僅看公司電腦變得清楚,生活品質也改善非常多,心情相當開心。
林宏洲醫師表示,許多患者對手術仍有疑慮,但其實在技術成熟、安全性提升的現在,愈早處理眼睛老化問題,對日後的視力保護越有利,生活也更方便安全;以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來說,由於能滿足看遠、中、近的需求,術後滿意度都很高,許多患者不僅重拾生活自信,也擺脫了戴眼鏡的不便與困擾。
他也呼籲,除了手術選擇,日常的眼睛保養也至關重要,除了要盡量避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下,也要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,尤其在暗處滑手機,瞳孔擴大會吸收更多藍光,建議務必開燈再使用,或者是讓眼睛好好休息。
隨著科技進步與醫療選擇的多元化,老花眼與白內障不再是無解的困擾,對現代人而言,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,提早關注、提早處理,不僅能一次性改善遠中近視力,更能大幅提升生活便利與品質。
回覆
刪除回覆精彩投票

最愛的澎湖景點
即時新聞
訂閱我們
給您最新資訊